|
|
|
|
|
| |
一、定位目标
《英语基础写作》课程以打造省级“金课”为目标,“引人以大道,启人以大智”为前提,通过外语写作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合,培养学生具成为备扎实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、跨文化交际能力、思辨能力、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写作人。立足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“1+X”就业能力培养,为实现学生国际化、对口、高薪就业,成为满足地方经济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金课。
二、具体呈现形式
《英语基础写作》树立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以培养会写作的人为主,而不是掌握写作知识、写作理论为主
1.在教学形式上(创新性与挑战度),建设读写技能混合课程。任课老师应具备文学功底和较高的写作能力。能带领学生赏析阅读材料并分辨作者的写作角度和技巧;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措辞和文章结构写作技巧并应用在写作上,最终达到“以读促写”的目的,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。
2.在教学内容上(高阶性与创新性),除了传统的英语写作知识词、句、段落、篇章的讲授,还融入了课程思政、创意型写作如改写英文歌词、读书报告、新闻报告、英文演讲稿、小论文的内容,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,扩大学生的学术视角,解决好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,并改变培养能力单一和能力不足的问题。
3.教学方法上,以多模态话语分析、项目教学法(Project-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)、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法为依托,不断探索以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学改革,调动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兴趣、自主学习能力,提高鉴赏能力、写作能力、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4.在考核体系中(创新性),完善教师评分的考核方式,增加学生的同伴互评的内容和方式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;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比重,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由过去的40%(过程性评价)+60%(终结性评价),变为20%(课上)+60%(课后)+20%(课中)评价的模式,并增加了电子作业的评价;
5.在资源建设上(挑战度),结合云班课、学习通、批改网、中国大学MOOC等现代信息技术,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,同时,逐渐完善写作教学资源,强调师生互动,生生互动,打造良性循环的写作教学资源平台。
三.创新之处
1.教研融合
本项目以省教科重点在研课题《教育现代化建设背景下英语专业写作金课的建构研究》(2019年,主持人孙玲琪)、省教科一般在研课题《批评性话语分析下的高校英语专业“读写结合”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研究》(2019年,主持人满静)为依托,探索《英语基础写作》金课建设的内容和路径;同时,又反作用于科学研究,形成“以教促研,以研改教”的良性循环,为金课的建设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。
2.外语思政融合
为了深入落实“立德树人”思想,我校自2017年启动“教师养德修为”工程,提高教师内涵,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。《英语基础写作》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,教而育更是责无旁贷。课程通过分析英文阅读材料,对比西方文化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差异,建立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认同感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3.教学资源多样化
以传统课堂为根据地,以网络写作平台(批改网、云班课)为载体,借助多媒体的形式,同时,把网络教学资源如美国利伯缇大学《英语写作》公开课,中国大学MOOC-吉林大学林娟的《英语写作》作为课前补充教学资源,丰富教学资源的多样性。
4.突出实践
在“以学生为本”的教学理念指导下,结合PBL教学方法,布置英语演讲稿、新闻报告、读书报告等教学任务,让学生感受社会、体验生活、备战大赛(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比赛),丰富实践经验的积累,有效提升英语写作能力,并且丰富了英语长、短句,扩充其单词储备,使得英语的写作过程为实践服务,并找到成就感。
5.英语专业“读写结合”课程的改革在吉林省的试行是一种创新
英语专业“读写结合”课程的改革在北京、广东、山东、四川省的个别高校的英语专业已经展开了试行,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。但是,目前吉林省各高校只有延边大学进行“读写结合”课程改革的先例。因此,我校通过英语专业“读写结合”课程的改革,将探究“读写结合”课程在吉林省高校英语专业的可行性,并总结出教学改革中的经验,进行反思纠正,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思路。